确定齿数应满足的条件

1行星齿轮传动各齿轮齿数的选择,除去应满足渐开线圆柱齿轮齿数选择的原则(见表不同使用场合下推荐的基本齿条中表)外,还须满足下表所列传动比条件、同心条件、装配条件和邻接条件

2)配齿方法及齿数组合表:对于NGWNWNNNGWN型传动,绝大多数情况下均可直接从表NGW型行星齿轮传动的齿数组合Cs=3的NW行星传动的齿数组合多个行星轮的NN型行星传动的齿数组合Cs3NGWN型行星传动的齿数组合Cs3的单齿圈行星轮NGWN 型传动齿数组合中直接选取所需齿数组合,不必自行配齿。下列各型传动的配齿方法仅供特殊需求。WW型传动应用较少,只列出了配齿方法。

行星齿轮传动齿轮齿数确定的条件

条件

     

NGW

NGWN

WW

NW

传动

比条件

保证实现给定的传动比,传动比的计算公式见表行星齿轮传动的传动比及啮合效率计算公式

原理

为了保证正确的啮合,各对啮合齿轮之间的中心距必须相等。例如NGW型传动,太阳轮A与行星轮C的中心距aAC应等于行星轮C与内齿轮B的中心距aCB,即aACaCB

齿

zA+zCzB-zC

zBzA+2zC

mtA(zA+zC)

mtB(zB-zC)mtE(zE-zD)

mtA(zA+zC)mtB(zB+zD)

mtA(zA+zC)mtB(zB-zD)

齿

保证各行星轮能均布地安装于两中心齿轮之间,并且与两个中心轮啮合良好,没有错位现象

为了简化计算和装配,应使太阳轮与内齿轮的齿数和等于行星轮数目Cs的整数倍,即

1.通常取中心轮齿数zAzBzE(zA+zB)zE均为行星轮数目Cs的整数倍

此时双联行星齿轮的两个齿轮的相对位置应这样确定:C轮和D轮各有一个齿槽的对称线须位于同一个轴平面(θ平面)内,两齿槽的对称线可在行星轮轴线的同侧(b)或两侧(a)。装配情况见图d

2.亦可按右栏内NW型传动的公式计算。此时zB应以zE代之

若双联行星齿轮的两个齿轮的相对位置是在安装时确定的(安装时可以调整),则行星传动的齿轮齿数不受本条件限制,满足其他条件即可

若双联行星齿轮的两个齿轮的相对位置是在制造时确定的(如同一坯料切出),则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当中心轮zAzBCs的整数倍时(此时计算和装配最简单),双联行星齿轮的两个齿轮的相对位置应该使 C 轮和D轮各有一个齿槽的对称线位于同一个轴平面(θ平面)内。对NW型传动,应位于行星轮轴线的两侧(a),装配情况见图c。对WW型传动,应位于行星轮轴线的同侧(b)

2.当一个或两个中心轮的齿数非Cs的整数倍时:

式中  EAn——整数

=整数时,n123…中选取

≠整数时,EA 为稍大于的整数,n0123…中选取

必须保证相邻两行星轮互不相碰,并留有大于0.5倍模数的间隙,即行星轮齿顶圆半径之和小于其中距L,如图所示

式中 raCdaC——行星轮齿顶圆半径和直径。当行星轮为双联齿轮时,应取其中之大值

zCzD

zCzD时,

zCzD

zCzD时,

zEzD

zCzD时,

注:1.对直齿轮,可将表中代号的下角 t 去掉。

2—齿顶高系数,xCxDC 轮、D 轮变位系数,Cs—行星轮数目,α t—端面啮合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