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参数选择

 

 

      

中心距

a

1.较大的中心距,可以获得更大的模数更多的齿数齿轮啮合性能可以得到提升但同时也增加了体积,提高了成本。因此在设计中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取较小的中心

2. 中心距的初选可参照.3 1齿面接触强度

齿数比

传动比

u

1.,按转速比的要求选取

2.一般的齿数比范围是:

外啮合:直齿轮110,斜齿轮(或人字齿轮)115;硬齿面16.3

内啮合:直齿轮1.510,斜齿轮(或人字齿轮)215;常用1.55

螺旋齿轮:110

3.总传动比在传动装置各级的分配,在高速级(转矩较小)选择较大的传动比通常比较经   济。对于常用的传动装置

单级:总传动比i6(有时至8,极限达18)

双级:总传动比i35(有时至45,极限达60)

三级:总传动比至150(有时至200,极限达300)

4.对于增速传动则大致为i的倒数值

压力角

αp

1. 般取标准值αp=20°,当发生疑问时,压力角取为20°

2. 对于重载齿轮传动,有时优先采用αp=22.5°25°,国外,也有采用αp=24°;对于航空齿轮,可以取αp=28°30°

3. 为获得较大的端面重合度,可取较小的压力角,14.5°15°,可以配合“高齿啮合”一同使用

4. 对于αp20°的齿轮特性:

1)齿根厚度和渐开线部分的曲率半径较大过度曲线的长度、过度曲线的曲率半径和齿顶圆的齿厚较小。而且应力集中系数较大,但其齿根强度大,齿面强度也增大

2)齿数越少则齿根强度越大

3)齿形曲线在节点处的综合曲率半径随齿数比的增大而显著地增大

4)增大齿数比,则啮合角就能增大,因此,可使齿面应力和齿根应力减小

5)法向压力角在18°24°之间,如果在此范围内取大的压力角,则端面重合度就急剧地减小

6)不根切的标准齿轮的最小齿数随压力角的增大而减少,hFfP=1,当αp14.5°变到30°时,其最小不根切齿数从32变到8,为原来的四分之一

7)齿轮装置的尺寸和传递的扭矩相同时,加于齿轮上的径向载荷与齿轮上的法向载荷将增加

8)因为齿面的滑动速度减小,所以不易发生胶合

9)齿槽振摆相同时,由于齿的侧隙增大,所以在要求高度转角的齿轮中,推荐采用αp20°(例如齿轮机床分度机构的齿轮)

10)齿圈的刚度对承载能力的影响较大。压力角增大,则齿的刚度也增大,所以,有必要通过减小齿圈的刚度来补偿

11)在斜齿轮中,由于接触线总长度减小,所以为了不降低承载能力,不推荐采用αp25°

12)因为齿顶厚度减小,故正变位的范围缩小了

13)啮合角相等时,大压力角的标准齿轮也比αp=20°而啮合角相等的正变位齿轮的传动装置尺寸(中心距)要小

5. 对于αp20°的齿轮特性

1)如果减小压力角,则齿轮的刚度减小,啮合开始和终止时的动载荷亦减小,因此,一般认为如果减小压力角,则由误差引起的载荷变动就可能减小。可以达到减小噪声的效果

2)如果精度高,压力角小的齿轮,其齿根强度也未必小

6.端面压力角和法向压力角娿、换算关系为

齿顶高

系数

haP*

1. 一般取标准值:haP*1,可以根据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基本齿廓标准选取

2. 对于期望得到较大端面重合度的齿轮(高齿啮合),可取1.2,甚至更高,需注意齿顶变尖与齿面滑动速度较高产生的胶合风险

3. 为避免齿顶干涉或其他原因,可以采用短齿高0.8(或0.9

4. 近年来,高齿啮合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短齿制使用较少

5. 端面齿顶高系数和法向齿顶高系数的换算关系为:hat*han*cosβ

顶隙系数

cp*

1.一般取标准值:cp*0.25可以根据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基本齿廓标准选取

2.对渗碳淬火磨齿的齿轮取0.4αp=20°),0.35αp=25°

3.端面顶隙系数和法向顶隙系数的换算关系为:ct*cn*cosβ

齿根圆

角系数

ρfp*

1.一般取标准值ρfp*=0.380.25等值,可以根据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基本齿廓标准选取
2.齿根圆角对应于刀具的齿顶圆角,刀具齿顶加工齿轮时将产生齿根过渡曲线齿根过渡曲线对齿轮的弯曲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为取得更好的弯曲强度,通常尽可能地取较大的齿根圆角系数甚至是齿根为全圆弧
3.过大的齿根圆角系数会导致有效的渐开线段减少造成重合度降低甚至是产生啮合干涉,此时应适当减小齿根圆角系数

模数

m

1.模数m(mn)由强度计算或结构设计确定,并应按表渐开线圆柱齿轮模数选取标准值

2.在强度和结构允许的条件下,应选取较小的模数

3.对软齿面(HB350)外啮合的闭式传动,可按下式初选模数m(mn)

m(0.0070.02)a

当中心距较大、载荷平稳、转速较高时,可取小值;否则取大值

对硬齿面(HB350)的外啮合闭式传动,可按下式初选模数m(mn)

m(0.0160.0315)a

高速、连续运转、过载较小时,取小值;中速、过载大、短时间歇运转时,取大值

4. 在一般动力传动中,模数m(mn)不应小于2mm

5. 在分度圆直径相同的情况下,对于高精度齿轮,模数越大,噪声越小。但是,在低精度齿轮或载荷较大时,由于轮齿变形使有效误差增大,则得出相反的结果。这是因为模数大的齿轮,啮合开始时从动齿轮齿顶的尖角冲击主动齿轮齿根的速度大的缘故

6. 当中心距和传动比给定后,模数和齿数成反比关系,具体影响可查看齿数第6

7.端面模数和法向模数的换算关系为:

齿数

z

1.当中心距(或分度圆直径)一定时,应选用较多的齿数,可以提高重合度,使传动平稳,减小噪声;模数的减小,还可以减小齿轮重量和切削量,提高抗胶合性能

2.选择齿数时,应保证齿数z大于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zmin,对内啮合齿轮传动还要避免干涉(见表内啮合齿轮的干涉现象和防止干涉的条件)

3.当中心距a(或分度圆直径d1)、模数m、螺旋角β确定之后,可以按(外啮合用+,内啮合用-)计算齿数,若算得的值为小数,应予圆整,并按

最终确定β

4.在满足传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使z1z2互质,以便分散和消除齿轮制造误差对传动的影响

5.当齿数z2100时,为便于加工,应尽量使z2不是质数

6.当中心距和传动比给定后,传动装置的承载能力和工作特性将随齿数的增长作如下变化:

1)齿根承载能力下降(模数及齿厚变小)

2)点蚀承载能力(赫兹压力)大致保持不变(啮合角变化很小)

3)抗胶合承载能力增加(齿顶与齿根处的滑动速度变小)

4)噪声与震动特性改善(从总体上看)

分度圆

螺旋角

β

1.增大螺旋角β,可以增大纵向重合度εβ,使传动平稳,但轴向力随之增大(指斜齿轮),一般斜齿轮:β8°~20°

人字齿轮:β20°~40°

小功率、高速取小值;大功率、低速取大值

2.可适当选取β,使中心距a具有圆整的数值

3.外啮合:β1β2,旋向相反

内啮合:β1β2,旋向相同

4.用插齿刀切制的斜齿轮应选用标准刀具的螺旋角

螺旋齿轮:可根据需要确定β1β2

5.在多级工业用传动装置中经常如下选择

第一级(高速级):螺旋角β约为10°~15°(高速级对噪声级有决定性的影响,但圆周力小,因此轴承的轴向力也小)

第二级:螺旋角β约为8°~12°

第三级(低速级):采用直齿(噪声成分减小,轮齿啮合频率低,但圆周力变大,若用斜齿将产生较大的轴向力)

6.在轿车齿轮中,经常取螺旋角β30°左右

7.界限:v20m/s以下时,纵向重合度>1.0(0.9,总重合度2.2,这里要注意齿项倒棱对的影响:当v40m/s

以上时,重合系数>1.2>2.6;当圆周速度较高时,较小的螺旋角将导致润滑油从齿间的挤出速度加剧(这意味着发热加剧!)

8.螺旋方向应选择使受径向力较小的轴承来承受轴向力。当一根轴上有2 个齿轮时,有可能使轴向力平衡

变位系数

x

可参照第三节变位齿轮传动和变位系数的选择

齿宽

b

1.为取得比较合理的经济性总是尽量采用较大的b/d1(d1为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但是和窄齿轮相比,龆轮(小齿轮)宽,b/d1愈大沿齿宽方向的载荷分布受啮合误差和变形的影响就愈大
2.在功率传动装置中应给定最小齿宽,以保证齿轮在轴向具有足够的刚度,在斜齿啮合时则具有所需要的纵向重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