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变热处理方法、特点和应用

形变热处理是将塑性变形和热处理结合(合理地综合运用形变强化与相变强化)以提高工件的力学性能的复合工艺

其原理是用形变的方法给金属中引进大量的位错再用热处理方法将这些位错牢固地钉扎起来使金属得到包含大量难于移动的位错的相当稳定的组织状态从而达到更高的强度及塑性(韧性)

名称

 

 

 

 

 

将钢加热至奥氏体状态保持一定时间急速冷却至Ac1以下(低于奥氏体再结晶温度)而高于Ms的某一中间温度进行形变然后淬火得到马氏体组织的综合处理工艺称为亚稳奥氏体形变淬火或低温形变淬火

与普通淬火处理相比:①低温形变淬火能在塑性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抗拉强度300700MPa有时甚至能提高1000MPa。例如VascoMA钢经普通热处理后抗拉强度为2200MPa屈服强度为1950MPa断后伸长率为8%低温形变淬火处理后则分别达到3200MPa2900MPa8%。②能提高其高温力学性能从下图可见低温形变淬火钢在593℃下的抗拉强度比普通淬火钢在482℃下的抗拉强度还高538℃的高温抗拉强度与普通淬火钢的常温抗拉强度相当。③低温形变淬火对钢的冲击性能的影响规律尚无统一认识。④适当规范低温形变淬火可适当提高结构钢的疲劳性能

高强度零件如飞机起落架、火箭蒙皮、高速钢刀具、模具、板簧、炮弹及穿甲弹壳

 

                            

低温形变淬火钢的力学性能

  

低温形变淬火

抗拉强度σb/MPa

屈服强度σ0.2/MPa

断后伸长率δ/%

形变温度/

形变量(体积分数)/%

回火温

/

低温形

变淬火

普通

热处理

低温形

变淬火

普通

热处理

低温形

变淬火

普通

热处理

VascoMA

590

91

570

3200

2200

2900

1950

8

8

V63(0.63C-3Cr-1.6Ni-1.5Si)

540

90

100

3200

2250

2250

1700

8

1

V48(0.48C-3Cr-1.6Ni-1.5Si)

540

90

100

3100

2400

2100

1550

9

5

D6A

590

71

3100

2100

2300

1650

6

10

A41(0.41C-2Cr-1Ni-1.5Si)

540

93

370

3750

2750

1800

A47(0.47C-2Cr-1Ni-1.5Si)

540

93

315

3750

2750

1900

H11

500

91

540

2700

2000

2450

1550

9

10

Halcomb 218

480

50

2700

2000

2100

1600

9

4.5

B12(0.4C-5Ni-1.5Cr-1.5Si)

540

75

2700

2200

1950

1750

7.5

2

LabelleHT

480

65

2600

1900

2450

1700

5

6

A31(0.31C-2Cr-1Ni-1.5Si)

540

93

370

2600

2600

1600

A26

540

75

2600

2100

1900

1800

9

0

SuperTricent

480

65

2400

2200

2100

1800

10

6

AISI4340

840

71

100

2200

1900

1700

1600

10

10

12Cr不锈钢

430

57

1700

1400

13

12Cr-2Ni

550

80

430

1650

1280

1400

1000

15

21

12Cr-85Ni-0.3C

310

90

1800

420

24Ni-0.38C

100

79

150

1750

1350

25Ni-0.005C

260

79

980

840

34CrNi4

85

2880

2970

12

2

40CrSiNiWV

85

2760

2000

2260

1660

5.9

5.5

40CrMnSiNiMoV

85

2800

2110

2250

1840

7.1

8.0

En30B

450

46

250

1820

1520

1340

1070

16

18

各种处理方式对不同碳含量的

Cr5Mo2SiV钢冲击韧度的影响

钢的疲劳比(σ-1/σb)与抗拉强度σb之间的关系

H-11钢低温形变淬火和普通淬火、

回火的应力-循环曲线

低温形变等温淬火

钢在奥氏体化后急冷至最大转变孕育区(500600)施行形变后在贝氏体区等温淬火

在保持较高韧性的前提下提高强度至23002400MPa

热作模具

等温形变淬火

在等温淬火的奥氏体-珠光体或奥氏体-贝氏体转变过程中形变

提高强度显著提高珠光体转变产物的冲击韧性

适合于等温淬火的小零件如小轴、小模数齿轮、垫片、弹簧、链节等

连续冷却形变处理

在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过程中施行形变

可实现强度与韧性的良好配合

适用于小型精密耐磨、抗疲劳件

诱发马氏体的低温形变

对奥氏体钢施行室温或更低温度的形变(一般为轧制)然后时效

在保证韧性的前提下提高强度

18-8型不锈钢PH15-7Mo过渡型不锈钢以及TRIP

珠光体低温转变

钢丝奥氏体化后在铅浴或盐浴中等温淬火得到细珠光体组织再施行超过80%形变量的拔丝

使珠光体组织细化、晶粒畸变。冷硬化显著提高强度

制造钢琴丝和钢缆丝

马氏体(回火马氏体、贝氏体)形变时效

对钢在回火马氏体或贝氏体态施行室温形变最后200℃回火

使屈服强度提高3冷脆温度下降

低碳钢淬成马氏体室温下形变最后回火

预形变热处理

钢材室温形变强化中间软化退火然后快速淬火、回火

提高强度及韧性省略预备热处理工序

 

适用于形状复杂、切削量大的高强钢零件

晶粒多边化强化

钢材于室温或较高温度施行小形变量(05%10%)形变于再结晶温度加热使晶粒成稳定多边化组织

提高高温持久强度和蠕变抗力

锅炉紧固件、汽轮机或燃气轮机零件

 

名称

项目

低温形变淬火

高温形变淬火

低温形变淬火

高温形变淬火

低温形变热处理

高温形变淬火与低温形变淬火的比较

对钢材要求

过冷奥氏体需有较高稳定性

无特殊要求

显微组织特征

缺陷(位错)密度大但稳定性较小多均匀分布在晶内

缺陷密度小但稳定性较大可按多边化机构形成网络式位错结构

 

只适用于中、高合金钢

碳钢、低合金钢亦可

在形变设备能力许可下对载荷无尺寸要求

适用较小截面零件及型材截面过大则形变时因内热而引起再结晶影响强化效果

晶界结构无特殊变化

晶界常呈锯齿状

马氏体细化

程度较大

程度较小

碳化物析出

存在

存在

高温形变热处理

 

 

 

形变温度

Ac1的亚稳奥氏体区域通常在奥氏体再结晶温度以下原子扩散及缺陷运动较慢

Ac3的稳定奥氏体区域通常在奥氏体再结晶温度之上原子扩散及缺陷运动较快

点阵缺陷及其结构

密度较大

密度较小

均匀分布在晶内

大部分以多边化方式构成亚晶界

稳定性较小

稳定性较大

形变前的预冷

奥氏体化后需在特殊设备中快速预冷至形变温度

不需要特殊预冷设备奥氏体化后可在空气中冷却至形变温度

晶界状态

难形成锯齿状晶界

可形成锯齿状晶界

强度

提高较多

提高较少

有效强化时的形变量

一般大于60%常为75%90%

一般较小20%50%

塑性

变化不大或略有降低

改善较多

形变速度

对形变速度没有限制在过冷奥氏体稳定区内可以尽量减小形变速度

形变速度不能过小否则再结晶现象严重

韧性

略有增减

提高较显著

冷脆性

脆性转变温度变化不大

脆性转变温度下降

可逆回火脆

略有抑制

消除可逆回火脆

形变设备及工艺安排

形变抗力高需能力较大的压力加工

设备

形变抗力小普通压力加工设备即可满足要求

不可逆回火脆

无甚影响

减弱不可逆回火脆

断裂韧度

尚无定论

显著提高

脆断强度

影响不大

显著提高

需要设计专门的生产流程

可在压力加工生产线中直接插入淬火、回火工序

缺口敏感性

影响不大

显著提高

疲劳性能

提高较少

提高较多

热强性

多数情况使之降低

可提高短期热强性

 

名称

操作

特点

应用

高温形变淬火

将钢加热至稳定奥氏体区保持一段时间在该温度下形变随后进行淬火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的综合处理工艺称为稳定奥氏体形变淬火或高温形变淬火。例如精确控制终锻和终轧温度利用锻、轧余热直接淬火然后回火

高温形变淬火辅以适当温度的回火能有效地改善钢材的性能组合即在提高强度的同时大大改善其塑性和韧性。如高温形变淬火可提高钢材的裂纹扩散功、冲击疲劳抗力、断裂韧度、疲劳破断抗力、延迟破断裂纹扩展抗力、磨损抗力、接触疲劳抗力(尤其是在超载区)从而增加钢件使用的可靠性

它还可降低钢材脆性转变温度及缺口敏感性在低温破断时呈韧性断口

它对钢材无特殊要求一般碳钢、低合金钢均可应用

它的形变温度高形变抗力小因而在一般压力加工(轧、锻)条件下即可采用并且极易安插在轧制或锻造生产流程之中与低温形变淬火相比高温形变淬火的缺点有:因形变通常是在奥氏体再结晶温度以上的范围内进行的因而强化程度一般不如低温形变淬火的大这种工艺适宜在截面较小的材料上进行否则会因产生大量内热而使再结晶发展严重影响强化效果

提高强度10%30%改善韧性、疲劳抗力、回火脆性、低温脆性和缺口敏感性

高温形变淬火由于能使钢材得到较高的强韧化组合效果以及工艺上极易进行近年来发展得非常迅速甚至具有比低温形变淬火更为广阔的前途

适用于加工量不大的碳钢和合金结构钢零件如连杆、曲柄、叶片、弹簧、农机具及枪炮零件

高温形变淬火钢的力学性能

 

高温形变热处理工艺

σb/MPa

σs/MPa

δ/%

形变量

/%

形变温

/

回火温

/

高温形

变淬火

普通

淬火

高温形

变淬火

普通

淬火

高温形

变淬火

普通

淬火

50CrNi4Mo

90

900

100

2700

2400

1900

1750

9

6

50Si2W

50

900

250

2610

2230

2360

1980

6

4

55Si2MoV

50

900

250

2580

2300

2330

2080

6

5

60Si2Ni3

50

950

200

2800

2250

2230

1930

7

5

M75(俄钢轨钢)

35

1000

350

1750

1300

1500

800

6.5

4

Mn13

45

1050

1150

1040

430

447

53.3

53.3

45CrMnSiMoV

50

900

315

2100

1875

8.5

7

20

20

200

1400

1000

1150

850

6

4.5

20Si2

40

200

1350

1100

1000

800

11

5

40

40

200

2100

1920

1800

1540

5

5

40Si2

40

200

2280

1970

1750

1400

8

3

60

20

200

2330

2060

2200

1500

3.5

2.5

Q235(A3Cr3)

30

940

690

635

350

45CrMnSiNiWTi

40

800820

100

2410

2100

2160

2000

5

4

20CrMnSiWTi

50

800

1760

1520

1560

1340

7.8

8.3

45CrNi

50

950

250

1970

1740

8.2

4.5

18CrNiW

60

900

100

1450

1150

AISISAE4340

40

845

95

2250

2230

1690

1470

10

9

55CrMnB

25

900

200

2400

1800

2100

4.5

1

40Cr2Ni4SiMo

60

2500

2000

1900

1350

13

8

47Cr8

75

200

2420

1650

2200

1520

8

3.5

55Si2

1520

300

2220

1820

2010

1750

50SiMn

1520

300

2040

1750

1760

1540

40CrSiNiWV

85

200

2370

2000

2150

1660

8.1

5.9

40Cr2NiSiMoV

95

200

2300

1910

2140

1590

9.1

6.4

40CrMnSiNiMoV

85

200

2200

1960

1750

1530

10.5

8.3

55Cr5NiSiMoV

85

250

2280

2110

1990

1840

9.0

7.1

 

名称

 

 

 

                          高温形变热处理

锻热淬火

锻热淬火是在热锻成形后立即淬火以获得淬火组织的一种将锻造和淬火结合在一起的工艺方法也叫锻造余热淬火。是一种奥氏体化及形变温度较高(一般在10501250)的典型高温形变热处理工艺

普通淬火在强度、硬度上升的同时总是伴随着塑性及韧性的下降但锻热淬火却能得到较高的力学性能的组合使锻热淬火钢具有优良的拉伸、冲击和疲劳性能。锻热淬火钢的高硬度一直保持到600℃回火以前其回火抗力很高。以550℃回火为例锻热淬火可提高硬度135%抗拉强度8%断后伸长率15%、冲击韧度23%。在同等强度(或硬度)锻热淬火钢具有优越的冲击韧性和疲劳性能。同时由于它利用锻后余热还节省了热处理(正火加调质)的重新加热

采用锻热淬火后可用低价的碳钢代替高价的合金钢它既能降低热处理成本减少材料费用又能确保得到强韧的锻件

力学性能

零件

名称

工艺

力学性能

零件

名称

工艺

力学性能

σb/

MPa

σs/

MPa

δ/

%

ψ/

%

ak/

J·cm-2

硬度

σb/

MPa

σs/

MPa

δ/

%

ψ/

%

ak/

J·cm-2

硬度

农机耙片

(65Mn)

锻热淬火

 

 

 

113

49HRC

S195

连杆

(45)

锻热淬火

1000

13.6

48.8

67

302HBS

普通淬火

 

 

 

119.6

49HRC

普通淬火

841

19.6

64

113

294HBS

4115

连杆

(45)

锻热淬火

820

 

 

46

102

260HRC

锻热淬火

942

829

13.6

61

125

27.8HBS

普通淬火

770

 

 

63

123

221HRC

普通淬火

867

708

21.6

58.1

123

24.4HBS

拖拉机接

(45)

锻热淬火

880

 

16

47

56

K701

拖拉机

连杆(45)

锻热淬火

1000

13.7

44.3

130

290HBS

普通淬火

790

 

17

43

58

普通淬火

745

17.2

61

84

280HBS

拖拉机转

向臂(45)

锻热淬火

 

100

255HRC

K701

拉机吊物

(40Cr)

锻热淬火

1130

10.7

37.1

88

327HBS

普通淬火

 

105

普通淬火

1002

9.6

45.2

57

235HBS

拖拉机立

直落管

(45)

锻热淬火

785

690

22.5

41

22HRC

135柴油机连杆

(40Cr)

锻热淬火

830

21

68

175

250HBS

普通淬火

840

660

15

32

25HRC

普通淬火

770

19

66

160

235HBS

拖拉机主

动升降臂

(45)

锻热淬火

925

778

10.0

42

70

23HRC

高强

螺母

(20CrMn)

锻热淬火

868

769

24.0

74.3

247HBS

普通淬火

830

635

30.0

57

120

21HRC

普通淬火

727

655

22

73.2

210HBS

拖拉机转

向节半轴

(45)

锻热淬火

770

680

23

62

92

履带链板

(40Mn)

锻热淬火

870

780

2.0

89

268HBS

普通淬火

110

普通淬火

800

620

21.8

85

246HBS

拖拉机转

向臂轴

(45)

锻热淬火

860

705

15

20.5

18HRC

汽车第一

轴凸缘

(45)

锻热淬火

846

106

264HBS

普通淬火

755

720

24

59

14HRC

普通淬火

817

106

225HBS

545C

(45)

回火

温度

/

抗拉强度/MPa

断后伸长率/%

冲击韧度/J·cm-2

硬度 HRC

锻热

淬火

普通

淬火

差值

增加

/%

锻热

淬火

普通

淬火

差值

增加

/%

锻热

淬火

普通

淬火

差值

增加

/%

锻热

淬火

普通

淬火

差值

增加

/%

500

960

900

60

6.7

8.5

6.1

2.4

39

96

82

14

17

35.2

31.0

4.2

13.5

550

930

855

75

8.8

9.2

8.0

1.2

15

145

118

27

23

34.0

30.0

4.0

13.3

600

770

725

45

6.2

11.2

9.0

2.2

24.4

160

146

14

9.6

31.0

27.2

3.8

14.0

650

750

705

45

6.4

12.0

11.0

1.0

9.1

180

162

18

11.1

26.6

25.6

1.0

3.9

700

645

610

35

5.7

16.0

12.0

4.0

33

195

180

15

8.3

25.8

25.2

0.6

2.4

是将钢材的轧制与热处理相结合的一种高温形变热处理工艺,它在组织性能及强韧化机理方面,与锻热淬火一样,均服从一般高温形变淬火的规律。是与锻热淬火相似的方法,各种板材、带材、棒材和管材都可以用此法处理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钢号

成分

序号

C

Mn

Si

S

P

Cr

Ni

Cu

轧后淬火的冷却制度

板厚

/mm

终轧温度

/

淬火温度

/

耗水量/m3·h-1

钢板移

动速度

/m·s-1

上喷水管

下喷水管

10XHCД

1

0.10

0.59

0.97

0.015

0.024

0.73

0.52

0.57

8

890950

800860

715780

14001665

0.75

2

0.12

0.79

0.98

0.020

0.029

0.81

0.52

0.44

1012

9801010

920960

715865

13501650

0.50

3

0.08

0.63

0.85

0.028

0.010

0.62

0.55

0.48

1620

9601060

9401000

715920

13001900

0.25

4

0.11

0.72

0.94

0.011

0.015

0.64

0.59

0.53

2540

10101100

9501050

9501200

20002700

0.25

CT3

1

0.18

0.57

0.26

0.031

0.035

0.10

0.08

0.06

标准力学性能

钢板

σb/

MPa

σs/

MPa

δ/

%

ak(-40)

/J·cm-2

2

0.19

0.57

0.26

0.030

0.008

0.06

0.06

0.08

3

0.19

0.48

0.20

0.036

0.008

0.08

0.08

0.05

CT3 ГОСТ3801960

440470

240

25

50

4

0.17

0.50

0.23

0.040

0.006

0.08

0.09

0.08

10ХНСДГОСТ50381965

540

400

50

 

高温形变热处理

                                                                         轧热淬火(或称控制轧)

力学性能

10ХНСД

(俄罗斯钢号相当于我国10CrNi

SiCu)

成分

序号

板厚

/mm

钢板处理状态

σb/

MPa

σs/

MPa

δ/

%

ψ/%

ak(时效前)

/J·cm-2

ak(时效后)

/J·cm-2

1

10

淬火机上快冷

820990

720840

1219

3035

3540

10

热轧

540560

400420

1525

2223

2435

2638

20

淬火机上快冷

8901010

750840

7.514

4158

3560

4163

20

补充回火

690730

550640

1922

5040

55104

20

热轧

570580

410450

2430

5864

1520

2126

20

淬火压床上快冷

720820

680750

1620

5461

2535

3041

2

12

淬火机上快冷

760890

630750

1512

4552

4956

12

热轧

560580

400420

2630

2032

2336

20

淬火机上快冷

880970

720850

8.814.5

4554

20

淬火压床上冷却

700790

650680

1221

4590

4895

3

25

淬火机上快冷

690790

570670

918

3042

4550

5156

25

补充回火

570610

430490

1925

55100

60101

25

热轧

470490

300350

2526

5052

2025

2428

4

20

淬火机上快冷

8201080

700860

1220

3055

3145

3449

20

热轧

480490

320340

2629

5557

2331

2856

20

淬火压床上冷却

720820

590720

89

3858

2840

3461

CT3(俄罗斯钢号,相当于我国Q235

1

10

淬火机上快冷

590700

400560

820

3438

5382

5768

20

淬火机上快冷

630670

470570

1419

3857

3142

3546

20

淬火机上快冷补充回火

530580

380450

2131

3558

4063

20

热轧

470480

310330

2628

5057

3038

3545

2

12

淬火机上快冷

540640

360450

1224

6096

63102

12

热轧

450490

300350

3031

5355

1343

3845

20

淬火机上快冷

570590

390480

1224

3080

3382

20

淬火压床上快冷补充回火

500590

340410

2027

5158

4088

4291

20

热轧

490510

270310

2531

2831

3185

3

20

回火压床上冷却

520550

380400

2028

4661

3060

3564

20

淬火机上快冷

650700

500550

1219

4447

2049

2352

20

淬火机上快冷补充回火

480570

360440

1929

5056

3553

3958

20

热轧

480490

320340

2629

5557

2125

2428

4

16

淬火机上快冷

580720

430570

1319

4257

2765

3170

16

淬火机上快冷补充回火

520550

420470

2126

4060

4546

16

热轧

460470

300340

2630

5255

2125

2430

 

名称

 

 

 

高温形变正火

适当降低终锻、终轧温度然后空冷、或强制空冷、或等温空冷

提高钢材韧性降低脆性转变温度提高疲劳抗力

适用于改善以微量元素VNbTi强化的建筑结构材料塑性和碳钢及合金结构钢锻件的预备热处理

高温形变等温淬火

利用锻、轧后余热施行珠光体区域或贝氏体区域内的等温淬火

提高强度及韧性

用于0.4%C钢缆绳高碳钢丝及小型紧固件

亚温形变淬火

Ac1Ac3间施行形变淬火

明显改善合金结构钢脆性降低冷脆阀

在严寒地区工作的构件和冷冻设备构件

利用形变强化遗传性的热处理

用高温或低温形变淬火使毛坯强化然后施行中间软化回火以便于切削加工最后二次淬火低温回火可再现形变强化效果

提高强度和韧性取消毛坯预备热处理工艺

适用于形状复杂、切削量大的高强钢零件

是表面形变强化工艺如喷丸强化、滚压强化等与零件整体热处理强化或表面热处理强化相结合的工艺

表面形变热处理

表面高温形变淬火

用高频或盐浴使工件表层加热至Ac1Ac3以上施行滚压强化淬火

显著提高零件疲劳强度和耐磨性及使用寿命

高速传动轴、轴承套圈等圆柱形或环形零件履带板和机铲等磨损零件

9Cr钢表面高温形变淬火后

接触疲劳强度与滚压力的关系

9Cr钢接触疲劳曲线的对比

9Cr钢表面高温形变淬火

后的力学性能

1—形变温度950970

2—形变温度900920

1—普通高频感应加热淬火

2950℃滚压形变(滚压力650kN

160180℃回火)

形变

温度

/

弯矩

/kN·

m

抗弯

强度

σbb

/MPa

挠度

f

/mm

强化

层深

/mm

硬度

HRC

850

3133/

3194

3747/

3790

18.7/

17.5

3.0/

2.7

67/66

900

3270/

3318

3932/

3940

18.2/

17.7

5.0/

4.5

68/67

950

3044/

3518

3714/

4438

13.7/

16.6

穿透

66/66

1000

2911/

3268

3431/

3842

10.0/

9.3

穿透

66/67

①拉拔速度05m/min140℃回火15h

②分子的形变量为10%分母的形变量为15%

4040Cr钢表面形变淬火后的接触疲劳极限

与滚压力的关系(形变温度950

回火温度180200)

4065Mn钢耐磨性与

滚压力间的关系

40Cr钢经各种处理后的

接触疲劳极限

 

处理工艺

硬度

HRC

接触疲

劳极限

/MPa

整体淬火低温回火

4648

940

整体淬火低温回火喷丸强化

4951

1080

高频感应加热淬火低温回火

5153

1180

高频感应加热淬火低温回火喷丸强化

5456

1233

高温滚压淬火950550N180200℃回火

5052

1270

钢体表面高温形变淬火后的表面粗糙度

(Ra)与原始粗糙度(Ra0)及形变力间的关系

40Cr钢表面高温形变淬火后的

强化层深度和相对耐磨性

1600kN2—800kN

31000kN4—1200kN

表面高温形变淬火可明显改善钢的表面粗糙度从而能提高疲劳极限

滚压

/kN

形变温度

850

形变温度

950

形变时间/s

6

8

6

8

10

/mm

600

2.10

1.10

2.30

2.00

1.66

800

2.10

2.00

2.50

2.20

1.90

1000

2.90

2.30

3.00

2.70

2.40

1200

3.70

2.90

3.90

3.50

3.10

600

1.00

0.97

1.13

0.91

0.80

800

1.19

1.00

1.34

1.09

0.93

1000

1.30

1.16

1.43

1.23

1.04

1200

1.16

1.10

1.21

1.04

0.90

9Cr钢接触疲劳曲线的对比可看出与普通高频感应加热淬火相比表面高温形变淬火能够有效地提高接触疲劳强度。随着滚压力(亦即表面形变量)的增大表面破损的接触循环次数先增后减650N时为最大值在最佳处理条件下对应107循环次数的接触疲劳极限从普通处理时的2000MPa提高到2250MPa而在小于107循环次数的范围内接触疲劳寿命可以提高2.55

预冷形变

表面形变热处理

给工件预先施加压力再进行表面形变淬火

可使工件形成高的残余压应力可显著提高其抗疲劳能力、表面粗糙度和耐磨性

40Cr钢经不同表面强化

后的表层残留应力

50钢履带链节经不同表面

强化后的表层残留应力

40Cr钢经预冷形变表面高温形变

淬火后的强化层深度和相对耐磨性

1—感应淬火2—预冷形变表面

高温形变淬火3—表面高温形变热处理

1—高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2—表面高温形变热处理

3—冷滚压和表面高温形变淬火

4—表面高温形变热处理后冷滚压

滚压

/kN

中间回火温度/

未回火

200

400

强化层深度/mm

200

0.80/0.90

0.70/0.75

0.80/0.70

250

1.00/1.00

0.85/1.00

1.00/0.90

300

1.70/1.80

1.70/1.90

1.80/1.80

350

2.10/2.20

2.20/2.20

1.85/2.20

400

2.40/2.40

2.50/2.30

2.30/2.40

相对耐磨性

200

0.96/1.09

1.15/1.18

1.03/1.02

钢件预冷形变表面形变淬火后的表面粗

糙度与形变进给量、滚压力之间的关系

250

1.01/1.25

1.20/1.25

1.10/1.18

300

1.08/1.30

1.28/1.30

1.12/1.12

1—形变进给量0.25mm/r20.2mm/r

3015mm/r4—010mm/r

350

1.02/1.10

1.19/1.10

1.08/1.08

400

1.00/1.08

1.10/1.08

1.05/1.09

①以高频淬火效果为1

②分子淬火温度为850分母淬火温度为950

表面形变时效

钢件在喷丸或滚压强化之后再补充以时效(低温回火)

可使钢件疲劳强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55Si2钢和60Si2钢进行900℃、60min加热然后油淬及450℃硝盐槽中的回火并于喷丸处理后于20500℃下进行不同温度的补充回火(时效)后的疲劳强度(σ-1)的试验结果示于右图。滚压后的时效也可使预先调质状态(880℃油淬550℃回火)40Cr钢疲劳强度比时效前提高约20%

复合形变热处理

把高温形变淬火和低温形变淬火复合或将高温形变淬火与马氏体形变时效复合

提高韧性、强度、疲劳强度和耐磨性等综合力学性能

适用于Mn13、工具钢和冷作模具钢等难以强化的钢材

形变化学热处理

利用锻热渗碳淬火或碳氮共渗

零件在奥氏体化以上温度模锻成形随即在炉中渗碳或碳氮共渗淬火、回火

节能提高渗速提高硬度及耐磨性

中等模数齿轮

锻热淬火渗氮

钢件锻热淬火后高温回火时渗氮或碳氮共渗

加速渗氮或碳氮共渗过程提高耐磨性

模具、刀具及要求耐磨的工件

低温形变淬火渗硫

钢件低温形变淬火后回火与低温电解渗硫结合

心部强度高表面减摩

高强度摩擦偶件如凿岩机活塞、牙轮钻等

渗碳件表面形变时效

渗碳、渗氮、碳氮共渗零件渗后在常温下施行表面喷丸或滚压随后低温回火使表面产生形变时效作用

显著提高零件表面硬度、耐磨性使表面产生压应力明显提高疲劳抗力

航空发动机齿轮、内燃机缸套等耐磨及疲劳性能要求极高的零件

渗碳表面形变淬火

用高频电流加热渗碳件表面然后施行滚压强化也可在渗碳后直接进行滚压强化

零件表面可以获得极高的耐磨性

齿轮等渗碳件

①位错——晶体中常见的一维缺陷(线缺陷)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金属薄膜试样衍射像中表现为弯曲的线条。